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liáng]

[liáng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1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 总笔画: 12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涼:12;凉:10; )

  • 五笔编码:IYIY
  • 仓颉编码:EYRF
  • 四角号码:30196
  • UniCode:U+6DBC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liáng
    同“凉”。


    liàng
    同“凉”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氵;
    笔顺编号:441412512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9册,第1部,水部,406
    [ 故训彙纂 ]:1279|1357.5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7351,第11卷上,水部第406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628第24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3页1657第06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8页0410第4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涼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氵京(shuijing)
    [ 笔顺编号 ]:441412512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捺横捺横竖折横竖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liáng]

    [《廣韻》吕張切,平陽,來。]

    [《廣韻》力讓切,去漾,來。]

    亦作“凉1”。

    (1)薄酒。

    (2)薄;轻微。

    (3)寒冷。

    (4)微寒;清凉。

    (5)指秋季。参见“涼天”、“涼月”。

    (6)愁苦。

    (7)比喻灰心、失望。

    (8)人烟稀少;冷落。

    (9)方言。舒适,痛快。

    (10)通“”。杂色。

    (11)国名。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在今甘肃省一带的政权,国号皆称“凉”。有前凉、後凉、北凉、南凉、西凉等。

    (12)州名。西汉置,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夏和青海湟水流域。为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。参阅《晋书·地理志上》、《清一统志·涼州府一》。

    (13)姓。三国魏有涼茂。见《三国志·魏志》本传。

    [②][liàng]

    [《廣韻》力讓切,去漾,來。]

    亦作“凉2”。

    (1)把热东西放一会儿,使之变凉。

    (2)把东西放在通风处使干燥。今作“晾”。

    (3)方言。犹冷落,撇在一边。

    (4)通“亮”。辅佐。

    (5)通“諒”。参见“涼2陰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涼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628第24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呂張切【正韻】龍張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阳部来母,liang
    [ 广 韵 ]:呂章切,下平10陽,liáng,宕開三平陽來
    [ 平水韵 ]:下平七阳
    [ 唐 音 ]:*liɑng
    [ 国 语 ]:liáng,liàng
    [ 粤 语 ]:loeng4
    [ 闽南语 ]:liang5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 编号:7351
      涼,[呂張切 ],薄也。从水京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