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liáo]

[liáo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5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 总笔画: 18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繚:18; )

  • 五笔编码:XDUI
  • 仓颉编码:VMKCF
  • 四角号码:24196
  • UniCode:U+7F2D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3314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(繚)
    liáo
    绕,缠绕:缭绕。缭乱。
    用针线缝缀:缭缝(f坣g )。缭贴边。

    笔画数:15;
    部首:纟;
    笔顺编号:5511344325112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1777|1855.1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944第25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liáo
    【动】
    (形声。从糸(mì),表示与丝有关尞(liáo)声。本义:缠绕)
    同本义〖windround〗
    缭,缠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再缭四寸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。疏:“绕也。”
    弗缭。——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。注:“犹紾也。”
    肠纷纭以缭转兮。——《楚辞·怨思》
    缭之兮杜衡。——屈原《九歌·湘夫人》
    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,缭以周墙,四百余里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    又如:缭肘(即“镣ń”。囚禁犯人的脚镣、手铐);缭绕(缠绕);缭纠(缠绕相连貌)
    围绕;绕道而行〖makeadetour〗
    矜纠收缭之属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。注:“缭绕,言委曲也。”
    每一门内,四缭连屋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金和尚》
    又如:缭曲(迂回曲折;婉转含蓄);缭眺(谓声清而长)
    祭祀名〖offerasacrificeto〗
    八月缭祭。——《周礼·大祝》。司农注:“以手纵持肺本,循之至于末,乃绝以祭也。”
    又如:缭祭(周礼九祭之一。祭以左手纵持肺根,右手取肺尖,缭绕使断,取以为祭,故称)
    缝纫法之一。用针斜着缝缀〖stitch〗。如:缭衣缝;缭贴边
    假借为“撩”。撩乱,纷乱〖disorder;wind〗
    缭乱边愁听不尽。——唐·王昌龄《从军行》



    liáo
    【名】
    用以固定船帆的绳索〖sailrope〗。如:帆缭;缭手
    另见lǎo;liǎo

    缭乱
    liáoluàn
    〖inaconfusedstateof;beinaturmoil〗∶处于零乱、混淆状态
    心绪缭乱
    〖bedazzled〗∶失去清晰视觉
    眼花缭乱
    缭绕
    liáorào
    〖curlup;windaround〗∶一圈圈向上飘起
    炊烟缭绕
    〖persist〗∶事情结束后延续存在
    余音缭绕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纟尞(siliao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纟大丷日小
    [ 笔顺编号 ]:5511344325112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折折横横撇捺捺撇竖折横横竖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liáo]

    [《廣韻》落蕭切,平蕭,來。]

    [《廣韻》盧鳥切,上篠,來。]

    [《廣韻》力小切,上小,來。]

    “繆6”的被通假字。“缭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缠绕;围绕。

    (2)谓绕道而行。

    (3)犹绺。

    (4)祭祀名。参见“繚祭”。

    (5)缝纫法之一。用针斜着缝缀。

    (6)通“撩”。纷乱。参见“繚亂”。

    (7)通“撩”。挑动;引逗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繚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944第25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落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憐蕭切【正韻】連條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平水韵 ]:下平二萧·上声十七筱
    [ 粤 语 ]:liu4
    [ 闽南语 ]:liau7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 编号:8525
      繚,[盧鳥切 ],纏也。从糸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