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méi]

[méi]

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总笔画: 8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枚:8; )

  • 五笔编码:STY
  • 仓颉编码:DOK
  • 四角号码:48940
  • UniCode:U+679A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1023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méi
    树干:伐其条枚。
    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,状如箸,衔在口中:“又如赴敌之兵,衔枚疾走,不闻号令,但闻人马之行声”。
    马鞭:以枚数(sh?)阖(用马鞭指点着数门扇)。
    量词,相当于“个”,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:一枚别针。不胜枚举(一个一个地举不完)。
    姓。

    笔画数:8;
    部首:木;
    笔顺编号:123431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木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是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5册,第56部,木部,162
    [ 故训彙纂 ]:1081|1159.5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3555,第06卷上,木部第162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516第08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2页1171第01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6页8250第2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méi
    【名】
    (会意。从木,从攴(pū)。本义:树干)
    同本义〖trunk〗
    枚,枝干也。可为杖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竹曰个,木曰枚。——《释名》
    枚,条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    施于条枚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旱麓》
    遵彼汝坟,伐其条枚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
    马鞭〖whip〗
    还于东门中,以枚数阖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
    古代行军时,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,形如筷子〖gag〗
    军士衔枚,夜登芒山,未明击之。——《北史》
    门钉〖peg〗。如:枚数(门钉数)



    méi
    【量】
    相当于“个”,“支”,“件”等〖piece〗
    六枚都使升空法,云端里面各翻腾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    又如:一枚铜钱

    méi
    【副】
    一一;逐个〖onebyone;oneafteranother〗。如:枚卜(一一占卜);枚列(一一列举);枚别(一一分辨);枚进(一一进献);枚数,枚举(一一列举)

    枚举
    méijǔ
    〖enumerate〗一一列举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木攵(muwen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木攵
    [ 笔顺编号 ]:123431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横竖撇捺撇横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méi]

    [《廣韻》莫杯切,平灰,明。]

    (1)树干。

    (2)门钉。

    (3)古代行军时士卒衔于口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,形如箸。

    (4)钟乳。古代钟器上的饰物。

    (5)一一;逐个。参见“枚卜”、“枚舉”、“枚數”。

    (6)指占卜。

    (7)长度单位,即一分。

    (8)量词。相当于个、只。

    (9)量词。相当于条、块。

    (10)量词。相当于件、支。

    (11)姓。汉有枚乘。见《汉书》本传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枚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516第08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莫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謨杯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微部明母,mu?i
    [ 广 韵 ]:莫杯切,上平15灰,méi,蟹合一平灰明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十灰
    [ 唐 音 ]:miɛ̌u
    [ 国 语 ]:méi
    [ 粤 语 ]:mui4
    [ 闽南语 ]:boe5,mui5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六】【木部】 编号:3555
      枚,[莫桮切 ],榦也。可爲杖。从木从攴。《詩》曰:“施于條枚。”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