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bó]

[bó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10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亳:10; )

  • 五笔编码:YPTA
  • 仓颉编码:YRBP
  • 四角号码:00714
  • UniCode:U+4EB3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4614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〔亳州〕地名,在安徽省。

    笔画数:10;
    部首:亠;
    笔顺编号:4125145315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5册,第37部,高部,4
    [ 故训彙纂 ]:76|0154.1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3304,第05卷下,高部第4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89第09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287第09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7页9605第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名】
    古都邑名〖Bocapital〗。商汤的都城。相传有三处
    谷熟为南亳,汤都,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
    蒙为北亳,汤受命为盟主之处,在今河南偃师县西
    偃师为西亳,传说汤攻夏时所居
    县名(亳县,在安徽)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亠乇(ertuo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亠口冖丿七
    [ 笔顺编号 ]:4125145315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横竖折横捺折撇横折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亳)的汉语大字典的解释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子集上】【亠字部】 亳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89第09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旁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白各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傍各切,入19鐸,bó,宕合一入唐並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十药
    [ 国 语 ]:bó
    [ 粤 语 ]:bok3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五】【高部】 编号:3304
      亳,[㫄各切 ],京兆杜陵亭也。从高省,乇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