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bó]

[bó]

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总笔画: 14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箔:14; )

  • 五笔编码:TIRF
  • 仓颉编码:HEHA
  • 四角号码:88162
  • UniCode:U+7B94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5748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用苇子、秫秸等做成的帘子:苇箔。席箔。
    养蚕的器具,多用竹制成,像筛子或席子。亦称“蚕帘”。
    金属薄片:金箔。铜箔。
    敷上金属薄片或粉末的纸,祭祀时当作阴间纸钱烧化:锡箔。

    笔画数:14;
    部首:竹;
    笔顺编号:3143144413251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bó
    【名】
    (形声。从竹,泊声。本义:竹帘子)
    同本义〖screenmadeofbamboo〗
    门不施箔。——《新唐书·卢怀慎传》
    又如:苇箔;箔幛(用秫秸制成的帘子);箔经绳(编帘子的绳)
    养蚕的器具,多用竹制成〖bambootrayforsilkworms〗
    蚕欲老,箔头做茧丝皓皓。——王建《簇蚕词》
    又如:蚕箔;箔头(养蚕用的竹席);箔笼(养蚕用的竹筛子和放桑叶用的笼子)
    金属制成的薄片〖foil〗。如:金箔;银箔

    箔片
    bópiàn
    〖paillonfoil;tinsel〗一片通常为纯金属的薄片(如银或金箔),尤指用于彩饰和金饰的箔片,常覆盖一层透明物,成为有特色的装饰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泊(zhubo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竹氵白
    [ 笔顺编号 ]:314314441325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横捺撇横捺捺捺横撇竖折横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bó]

    [《廣韻》傍各切,入鐸,並。]

    “簿2”的被通假字。

    (1)帘子。多以苇子或秫秸织成。

    (2)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。

    (3)金属薄片。

    (4)涂过金属粉的纸,作冥锭用。如锡箔。

    (5)能起闸门作用的拦水建筑物。

    (6)指插在鱼荡中拦鱼的竹笆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箔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887第24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傍各切【韻會】白各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傍各切,入19鐸,bó,宕合一入唐並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十药
    [ 粤 语 ]:bok6
    [ 闽南语 ]:poh8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箔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