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níng]

[níng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2 画

  • 五笔编码:PDLS
  • 仓颉编码:JMBN
  • 四角号码:30201
  • UniCode:U+5BD5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níng


    nìng
    古均同“寧”。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宀;
    笔顺编号:44513252211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289第21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2页0942第06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寕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宀丁(gaiding)
    [ 笔顺编号 ]:445132522112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捺折横撇竖折竖竖横横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níng]

    [《廣韻》奴丁切,平青,泥。]

    亦作“寍1”。亦作“寕1”。亦作“寜1”。“宁2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甯1”。

    (1)安宁。

    (2)谓使安宁。

    (3)谓探望、省视父母。

    (4)谓守父母之丧。

    (5)江苏省南京市的简称。清代南京为江宁府治,故名。

    [②][nìng]

    [《集韻》乃定切,去徑,泥。]

    亦作“寕2”。“宁3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甯2”。

    (1)宁可;宁愿。

    (2)竟;乃。

    (3)岂;难道。

    (4)语气助词。无实义。

    (5)犹言岂不,难道不。

    (6)姓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有酷吏寧成。《汉书·酷吏传》作“甯成”。后作姓氏多用“甯”。参见“甯2武子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康熙字典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寕)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国 语 ]:níng,nìng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寕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