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bó]

[bó]

部首:部首笔画: 10画总笔画: 14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駁:14; )

  • 五笔编码:CQQY
  • 仓颉编码:SFKK
  • 四角号码:74340
  • UniCode:U+99C1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见“驳”。

    笔画数:14;
    部首:馬;
    笔顺编号:121125444434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8册,第47部,馬部,25
    [ 故训彙纂 ]:2537|2615.6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6128,第10卷上,馬部第25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435第12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駁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馬爻(mayao)
    [ 笔顺编号 ]:121125444434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横竖横横竖折捺捺捺捺撇捺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bó]

    [《廣韻》北角切,入覺,幫。]

    “驳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駮1”。

    (1)马毛色不纯。亦指毛色不纯的马。

    (2)借指毛色不纯的牛。

    (3)色彩错杂。

    (4)混杂不精纯。

    (5)辩正是非;驳斥。

    (6)相异;相背。

    (7)文体名。驳议。奏议之一种。

    (8)文体名。驳论,一般的辩正是非的论著。

    (9)指偏于一面。

    (10)用船转载搬运。

    (11)小船;驳船。

    (12)方言。拨,掉转。参见“駁回”。

    (13)方言。把岸堤向外扩展。

    (14)树木名。赤李。

    (15)树木名。指驳马。即梓榆。

    (16)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。

    (17)用同“剥”。剥蚀。参见“駁炙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亥集上】【馬字部】 駁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435第12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北角切,入4覺,bo,江開二入江幫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三觉
    [ 粤 语 ]:bok3
    [ 闽南语 ]:pok4,pak4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】【馬部】 编号:6128
      駁,[北角切 ],馬色不純。从馬爻聲。臣鉉等曰:爻非聲,疑象駁文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甲骨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