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yú]

[yú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11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8画 总笔画: 17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隃:17; )

  • 五笔编码:BWGJ
  • 仓颉编码:NLOMN
  • 四角号码:78221
  • UniCode:U+9683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7360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古通“逾”,越过;超过。


    yáo
    古通“遥”,遥远。


    shù
    〔西隃〕古大陵名,又名雁门山,在今中国山西省代县西北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阝;
    笔顺编号:5234125112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10册,第32部,阜部,62
    [ 故训彙纂 ]:2433|2511.5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9629,第14卷下,阜部第62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356第13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隃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阝俞(eryu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阝人一月刂
    [ 笔顺编号 ]:52341251122
    [ 笔顺读写 ]:折竖撇捺横竖折横横竖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shù]

    [《廣韻》傷遇切,去遇,書。]

    [《廣韻》相俞切,平虞,心。]

    [《廣韻》式朱切,平虞,書。]

    古大陵名。即西隃。又称雁门山。在今山西省代县。

    [②][yú]

    [《廣韻》羊朱切,平虞,以。]

    (1)见“隃2麋”。

    (2)通“踰”。逾越,超过。

    [③][yáo]

    [《集韻》餘招切,平宵,以。]

    通“遥1”。

    遥远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戌集中】【阜字部】 隃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356第13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傷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舂遇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相俞切,上平10虞,xū,遇合三平虞心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七虞
    [ 粤 语 ]:jyu4jyu6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四】【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