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xū]

[xū]

部首:部首笔画: 5画总笔画: 8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盱:8; )

  • 五笔编码:HGFH
  • 仓颉编码:BUMD
  • 四角号码:61040
  • UniCode:U+76F1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3894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张目:盱盱(张目直视)。盱衡(举眉扬目。多用于对政治局势的观察,如“盱盱大局”、“盱盱中外”)。

    笔画数:8;
    部首:目;
    笔顺编号:2511111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土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3册,第43部,目部,39
    [ 故训彙纂 ]:1542|1620.5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2124,第04卷上,目部第39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799第17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动】
    睁大眼睛〖open(one’seyes)wide〗
    盱,张目也。从目,于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乃盱衡而诰曰。——左思《魏都赋》。注:“举眉大视也。”
    盱盱然。——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    盱衡厉色,振扬武器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》
    又如:盱目(张目),盱盱(张目直视);盱视(张目直视)
    睁开眼睛向上看;仰望〖lookupat〗
    盱,仰目也。——《龙龛手鉴》
    又如:盱眙(张目向上看);盱睢(张目仰视)
    扩大〖expand〗
    又广盱营表,发人冢墓,断截骸骨,暴扬尸柩。——《汉书·谷永传》
    云何其盱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

    盱衡
    xūhéng
    〖raiseone’sbrowsandlookup〗∶扬眉举目
    盱衡环顾
    〖makeacomprehensivesurvey〗∶观察;纵观
    盱衡政局
    盱眙
    Xūyí
    〖(nameofaplace)Xuyi〗县名,在江苏省西部
    之盱眙(〖逃〗到盱眙)。——明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目于(muyu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目于
    [ 笔顺编号 ]:25111112
    [ 笔顺读写 ]:竖折横横横横横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xū]

    [《廣韻》况于切,平虞,曉。]

    亦作“1”。

    (1)张目,仰视。

    (2)扩大。

    (3)见“睢2盱”。

    (4)草名。可入药。

    (5)通“吁”、“”。病;忧愁。

    (6)姓。汉有盱烈。见《集仙传》。《警世通言·旌阳宫铁树镇妖》引作“烈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午集中】【目字部】 盱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799第17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況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匈于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鱼部晓母,xiua
    [ 广 韵 ]:況于切,上平10虞,xū,遇合三平虞曉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七虞
    [ 粤 语 ]:heoi1
    [ 闽南语 ]:chhiu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四】【目部】 编号:2124
      盱,[況于切 ],張目也。从目于聲。一曰朝鮮謂盧童子曰盱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