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yóng] [yú]

[yóng] [yú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2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喁:12; )

  • 五笔编码:KJMY
  • 仓颉编码:RWLB
  • 四角号码:66027
  • UniCode:U+5581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5152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yóng
    〔喁喁〕a.低声,如“喁喁细语”;b.随声附和,如“喁喁相和”;c.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,如“延颈举踵,喁喁然,皆争归义”。
    鱼口向上,露出水面:“水浊则鱼喁”。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口;
    笔顺编号:25125112521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土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英语翻译

    the mouth of a fish at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, gasping for breath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2册,第1部,口部,178
    [ 故训彙纂 ]:366|0444.9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0956,第02卷上,口部第178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97第12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653第12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2页8230第1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yóng
    【形】
    (形声。从口,禺(yù)声。本义:鱼口向上露出水面)
    同本义〖afishstickingitsmouthoutofthewater〗
    喁,鱼口上见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水浊则鱼喁,令苛则民乱。——《韩诗外传》
    仰望期待的样子〖lookingupto〗。如:喁望(仰望;渴望)
    另见yú

    喁喁
    yóngyóng
    同“喁”
    〖waitanxiously〗∶仰望期待
    天下英雄,喁喁冀有所望



    【名】
    应和的声音〖respondingvoice〗
    前者唱于,而随者唱喁。——《庄子》
    另见yóng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口禺(kouyu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口禺
    [ 笔顺编号 ]:251251125214
    [ 笔顺读写 ]:竖折横竖折横横竖折竖横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yóng]

    [《廣韻》魚容切,平鍾,疑。]

    (1)鱼口露出水面咂动貌。

    (2)见“喁喁”。

    [②][yú]

    [《集韻》元俱切,平虞,疑。]

    应和声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喁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97第12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魚容切,上平3鍾,yóng,通開三平鍾疑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二冬·上平七虞
    [ 国 语 ]:yóng,yú
    [ 粤 语 ]:jung4jyu4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二】【口部】 编号:956
      喁,[魚容切 ],魚口上見。从口禺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