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zhǒng]

[zhǒng]

部首:部首笔画: 5画总笔画: 14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種:14;种:9; )

  • 五笔编码:TTGF
  • 仓颉编码:HDHJG
  • 四角号码:22915
  • UniCode:U+7A2E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zhǒng


    zhòng
    均见“种”。

    笔画数:14;
    部首:禾;
    笔顺编号:3123431251121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6册,第44部,禾部,6
    [ 故训彙纂 ]:1630|1708.10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4357,第07卷上,禾部第6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856第16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種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禾重(hezhong)
    [ 笔顺编号 ]:312343125112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横竖撇捺撇横竖折横横竖横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hǒng]

    [《廣韻》之隴切,上腫,章。]

    亦作“穜2”。“种2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植物的种子。

    (2)人或其他生物的族类。

    (3)引申为后嗣。

    (4)种类。

    (5)引申为量词。表示类别。

    (6)即物种。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基本单位。

    (7)头发短少貌。参见“種種”、“種髮”。

    (8)指胆量或骨气。

    (9)通“腫”。

    (10)古地名。

    [②][zhòng]

    [《廣韻》之用切,去用,章。]

    亦作“穜3”。“种3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把植物或它的种子埋入土中使之生长。

    (2)培养;培植。

    (3)繁殖;养育。

    (4)移植;接种。参见“種2齒”、“種2痘”。

    (5)散布;传播。

    (6)点燃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午集下】【禾字部】 種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856第16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〔古文〕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之隴切,上2腫,zhǒng,通開三上鍾章
    [ 平水韵 ]:上声二肿·去声二宋
    [ 粤 语 ]:zung2zung3
    [ 闽南语 ]:cheng2,cheng3,chiong2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七】【禾部】 编号:4357
      種,[直容切 ],先穜後孰也。从禾重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