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首页
汉语字典
英语词典
古籍
故事荟萃
诗词大全
歇后语
国学知识
名人轶事
传统命理
汉语字典
查询
[cī]
[cī]
部首:
口
部首笔画:
3画
总笔画:
9画
康熙字典笔画:
( 呲:8; )
基本解释
详细解释
返回
五笔编码:
KHXN
仓颉编码:
RYMP
四角号码:
62010
UniCode:
U+5472
规范汉字编码:
4207
基本解释
呲
zī
同“龇”。
呲
cī
〔呲儿(
笔画数:9;
部首:口;
笔顺编号:251212135c塺 )〕方言,斥责,申斥,如“我被爸爸呲呲了一顿”。
笔画数:9;
部首:口;
笔顺编号:251212135
民俗参考
汉字五行:金 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非姓氏
英语翻译
索引参考
[
康熙字典
]:页182第11
[
汉语字典
]:卷1页0614第07
详细解释
呲
cī
【动】
〖口〗∶申斥,斥责〖rebuke;giveatalkingto〗
呲,苛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呲其所不为者也。——《庄子·列御寇》
又如:挨了一顿呲
[方言]∶决裂〖breakwith〗。如:他俩早弄呲了
另见zī“龇”
呲打
cīda
〖dressdown〗[方言]∶训斥;斥责
他呲打得小张连大气也不敢出
字形结构
[
首尾分解查字
]:口此(kouci) [
汉字部件构造
]:口止匕
[
笔顺编号
]:251212135
[
笔顺读写
]:竖折横竖横竖横撇折
汉语字典解释
[①][zī]
同“齜1”。
露出牙齿。
[②][cī]
(1)申斥,斥责。
(2)象声词。参见“呲2呲”。
康熙字典解释
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呲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
页182第11
(点击查看原图)
【集韻】才支切,音疵。嫌食也。本作飺。或作㖢。 又余支切,音移。義同。 又牆之切,音慈。無食也。
音韵参考
[
国 语
]:zī
[
粤 语
]:zi1
说文解字详解
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呲)
字源演变
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
网站地图
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