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dí]

[dí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0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 总笔画: 11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滌:14; )

  • 五笔编码:ITSY
  • 仓颉编码:EHED
  • 四角号码:37194
  • UniCode:U+6DA4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2079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(滌)

    洗:洗涤。涤濯。涤除。涤荡。涤瑕荡秽。
    古代指养祭牲的房子。
    古代指音乐节奏急速。

    笔画数:10;
    部首:氵;
    笔顺编号:44135412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1302|1380.5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627第31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3页1631第05

  • 详细解释




    【动】
    (形声。从水,条声。本义:洗)
    同本义〖wash;clense〗
    涤,洒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射人宿视涤。——《仪礼·大射仪》
    水曰清涤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    及执事,视涤濯。——《周礼·太宰》
    又如:涤篆(洗印。用以检查印是否有缺陷);涤濯(洗涤);涤耳(洗耳)
    除,清除〖clearaway〗
    进明德而崇业,涤饕餮之贪欲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
    又如:涤瑕(洗除瑕疵。有改过迁善之意);涤地无类(荡涤无遗。形容清除得彻底)
    打扫〖wipe〗
    十月涤场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    又如:涤场(打扫场地)




    【名】
    涤宫,古代宫中饲养祭祀牲畜的房子〖cowshed〗
    古者帝牛必在涤三月,以致严洁。——《续资治通鉴》

    涤荡
    dídàng
    〖washaway〗∶冲洗;清除
    涤荡污泥浊水
    〖cleanup〗∶扫清,扫尽(如政治上的腐败或组织上的弊病)
    涤荡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
    涤涤
    dídí
    〖dry-up〗,形容草枯水干,山川荡然无存的样子
    涤纶
    dílún
    〖dacron;polyesterfibre〗被制成长丝状和纤维状的聚酯纤维,弹性大为其特征,常与其他种类的纤维(如羊毛)混纺,可制的确良、或制造绝缘材料、渔网、绳索等
    涤棉布
    dímiánbù
    〖cotten-dacrontextile〗棉的确良的俗称,是绦纶与棉的混纺织物的统称
    涤除
    díchú
    〖washaway〗为除去某种外部物质(如灰垢、肥皂沫、化学药物等)而冲洗
    涤除污垢
    涤瑕荡秽
    díxiá-dànghuì
    〖mendone'sway〗瑕:玉上的斑点。洗涤荡除污秽。
   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,而镜至清。——汉·班固《东都赋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氵条(shuitiao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氵夂木
    [ 笔顺编号 ]:44135412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捺横撇折捺横竖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dí]

    [《廣韻》徒歷切,入錫,定。]

    “條4”的被通假字。“涤1”的繁体字。“脩3”的被通假字。

    (1)清除。

    (2)打扫。参见“滌場”。

    (3)洗去脏东西。

    (4)指涤宫。

    (5)见“滌濫”。

    (6)见“滌暢”。

    (7)见“滌蕩”。

    (8)见“滌滌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滌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627第31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徒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亭歷切【正韻】杜歷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十二锡
    [ 国 语 ]:dí
    [ 粤 语 ]:dik6
    [ 闽南语 ]:tek8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 编号:7361
      滌,[徙歴切 ],洒也。从水條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