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dì]

[dì]

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总笔画: 11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焍:11; )

  • 五笔编码:OUXT
  • 仓颉编码:FCNH
  • 四角号码:98827
  • UniCode:U+710D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古代烧荆枝更递灼龟,以占卜吉凶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火;
    笔顺编号:43344351523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1356|1434.7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673第05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焍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火弟(huodi)
    [ 笔顺编号 ]:43344351523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撇撇捺捺撇折横折竖撇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dì]

    [《集韻》大計切,去霽,定。]

    灼龟用的荆枝。古代烧荆枝灼龟以占卜吉凶。参见“焍黄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焍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673第05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集韻】大計切,音第。灼龜木也。【史記·龜筴傳】持龜以卵周環之。祝曰:今日吉,謹以梁卵焍黃,祓去玉靈之不祥。【註】索隱曰:焍龜木也。竟次第之第,言燒荆枝,更遞而灼之,故有焍名。 又【集韻】天黎切,音梯。【史記·龜筴傳註】索隱曰:焍一音梯,言灼之以漸,如有階梯也。 又音題。【史記·龜筴傳註】正義,曰焍音題。焦也。
  • 音韵参考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焍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