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hàn]

[hà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4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 总笔画: 15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漢:15; )

  • 五笔编码:IAKW
  • 仓颉编码:ETLO
  • 四角号码:34185
  • UniCode:U+6F22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hàn
    见“汉”。

    笔画数:14;
    部首:氵;
    笔顺编号:441122125111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9册,第1部,水部,26
    [ 故训彙纂 ]:1308|1386.5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6971,第11卷上,水部第26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646第17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3页1713第09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8页2650第1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漢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氵堇(shuijin)
    [ 笔顺编号 ]:441122125111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捺横横竖竖横竖折横横横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hàn]

    [《廣韻》呼旰切,去翰,曉。]

    “汉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水名。汉水,也称汉江,为长江最长的支流。发源于今陕西省宁强县,流经湖北省,在武汉市入长江。

    (2)天河;银河。

    (3)男子。

    (4)方言。称丈夫。

    (5)契丹统治者对南人的称谓。元代对原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汉族人和契丹、女真、高丽等族人亦称汉。

    (6)古指华夏族、汉族及其活动范围。

    (7)民族名。汉族。中华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。参见“漢族”。

    (8)汉语的简称。

    (9)《汉书》的简称。

    (10)朝代名。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,前202年称帝,国号汉,建都长安,史称西汉或前汉。公元8年外戚王莽一度称帝,国号新。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,建都洛阳,史称东汉或後汉。公元220年曹丕称帝,东汉灭亡。整个汉代共历二十四帝,406年。

    (11)我国古代政权名。(1)三国之一。公元221年,刘备在成都称帝,国号汉。史称蜀、蜀汉。263年亡于魏。(2)十六国之一。公元304年,刘渊起兵,自称汉王。308年,刘渊在平阳称帝。后改国号为赵,史称前赵。(3)十六国之一。公元306年,李雄称帝,建都ㄎ,国号成。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。史称成汉。347年亡于东晋。(4)五代时的十国之一。公元917年,刘龑在广州称帝,国号越,后改为汉,史称南汉。971年亡于北宋。(5)五代之一。公元947年,刘知远在太原称帝,旋定都汴(今河南省开封市),国号汉。史称後汉。950年亡于後周。(6)五代时的十国之一。公元951年,刘旻在太原称帝,国号汉。史称北汉。979年亡于北宋。(7)五代时十国之一的前蜀(公元907年-925年)曾一度改国号为汉。后仍称蜀。(8)公元1360年,陈友谅在江州(今江西省九江市)称帝,国号汉。不久为朱元璋所灭。

    (12)地名。汉中的简称。秦置汉中郡,包括今陕西省南部及湖北省西北部。汉仍之。

    (13)地名。唐代州名。治所雒县,在今四川省广汉县。参阅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·四川二·成都府》。

    (14)地名。指汉皋山。又称方山、万山,在今湖北省襄阳县西北。

    (15)地名。汉口或武汉市的省称。

    (16)姓。参阅《通志·氏族二》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漢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646第17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〔古文〕㵄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元部晓母,xan
    [ 广 韵 ]:呼旰切,去28翰,hàn,山開一去寒曉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十四寒·去声十五翰
    [ 唐 音 ]:*xɑ̀n
    [ 国 语 ]:hàn,tān
    [ 粤 语 ]:hon3
    [ 闽南语 ]:han3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 编号:6971
      漢,[呼旰切 ],漾也。東爲滄浪水。从水,難省聲。臣鉉等曰:从難省,當作堇。而前作相承去土从大,疑兼从古文省。

     古文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