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hū]

[hū]

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总笔画: 8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忽:8; )

  • 五笔编码:QRNU
  • 仓颉编码:PHP
  • 四角号码:27332
  • UniCode:U+5FFD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1197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粗心,不注意:忽视。疏忽。忽略。玩忽职守。
    迅速,突然:忽而。忽然。忽地。忽高忽低。
    长度和重量单位(十忽为一丝,十丝为一毫):忽微(极言细微)。微忽其微。

    笔画数:8;
    部首:心;
    笔顺编号:3533454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木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是
    姓名学:姓,多用男性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8册,第85部,心部,140
    [ 故训彙纂 ]:775|0853.2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6807,第10卷下,心部第140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378第34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4页2274第09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5页2520第2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动】
    (形声。从心,勿声。本义:不重视;忽略)
    同本义〖neglect〗
    忽,忘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忽,轻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诂三》
    奈何而忽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
    忽于小过。——《汉书·王嘉传》
    忽于道德。——《汉书·东平思王宇传》
    不可忽也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    又如:疏忽;忽忘(忘记);忽易(忽略,忽视);忽睨(傲视);忽怠(轻慢);忽慢(轻慢);忽薄(轻视)
    好像〖seem〗。如:忽似(恍若,好像);忽若(恍若,好像);忽怳(似有似无)



    【副】
    忽然;突然〖suddenly〗
    忽逢桃花林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    路转溪头忽见。——宋·辛弃疾《西江月》诗
    忽闻客大呼。——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    忽一人大呼。——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    又如:忽冷忽热;忽明忽暗;忽漫(忽而,偶然);忽剌巴(忽然);忽儿(突然,忽然);忽流(忽然)


    【形】
    急速〖swiftly〗
    其亡也忽焉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一年》
    忽反顾以游目兮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
    又如:忽眨(眼睛不停地开闭);忽焉(快速的样子);忽溜(转动的样子);忽腾腾(快迅奔腾的样子);忽骤(犹急速)
    渺茫;辽远;恍忽〖dim;remote〗
    忽乎吾将行兮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

    【名】
    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,1忽等于1/1000分,即等于1/3000厘米或1/20000克〖hu〗


    忽地
    hūde
    〖suddenly〗忽然;突然
    灯忽地灭了
    忽而
    hū’ér
    〖now…,now…〗
    变化迅速,出乎意料
    昨天还很热,今天忽而冷起来了
    不断交替出现
    早晨天上的云霞彩色幻变,忽而红,忽而白,忽而橙或紫
    忽忽
    hūhū
    〖frustratedly;absent-minded〗∶失意貌
    忽忽如狂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    〖time,passinaflash〗∶时间快速飞逝的样子
    离开杭州,忽忽又是一年
    忽略
    hūlüè
    〖neglect;overlook〗疏忽,不在意;没注意到
    一些很有意义的论点被忽略了
    忽然
    hūrán
    〖suddenly〗∶突然地,动作、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
    忽然抚尺一下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   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
    忽闪
    hūshǎn
    〖glitter〗光亮闪烁的样子
    曳光弹忽闪着掠过天空
    忽闪
    hūshǎn
    〖gleam;glisten;glitter〗闪烁;闪亮
    除了远星的忽闪,就是漆黑一团
    忽哨
    hūshào
    〖whistle〗即唿哨。撮口作声或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响
    齐声打了一个忽哨
    忽视
    hūshì
    〖neglect;ignore;paynoregardto;failtorecognize〗不重视
    忽视了学生们的真正需要
    忽微
    hūwēi
    〖trifle;minormatter;pettything;minimal;minuscule〗微小的事。忽,一寸的十万分之一。微,一十的百万分之一
    祸患常积于忽微。——宋·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
    忽隐忽现
    hūyǐn-hūxiàn
    〖flicker;suddenlyitappearedanddisappeared〗〖将灭的灯火的〗最后的闪烁,时而消失时而出现
    影子在墙上忽隐忽现
    忽悠
    hūyōu
    〖flicker〗[方言]∶晃悠
    不怕秋千忽悠你就玩吧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勿心(wuxin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勿心
    [ 笔顺编号 ]:35334544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折撇撇捺折捺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hū]

    [《廣韻》呼骨切,入没,曉。]

    “芴2”的被通假字。

    (1)忽略;不经心。

    (2)轻视;怠慢。

    (3)乱。

    (4)灭亡;湮没。

    (5)恍惚;不明貌。

    (6)迅速。

    (7)古代极小的度量单位名。

    (8)同“笏”。

    (9)象声词。

    (10)副词。突然;忽然。

    (11)副词。或;倘或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忽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378第34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物部晓母,xu?t
    [ 广 韵 ]:呼骨切,入11沒*,hu,臻合一入魂曉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六月
    [ 唐 音 ]:*xuət
    [ 国 语 ]:hū
    [ 粤 语 ]:fat1
    [ 闽南语 ]:hut4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】【心部】 编号:6807
      忽,[呼骨切 ],忘也。从心勿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