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hū]

[hū]

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总笔画: 8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曶:8; )

  • 五笔编码:QRJF
  • 仓颉编码:PHA
  • 四角号码:27602
  • UniCode:U+66F6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古通“忽”(a.迅速:“曶如神。”b.忽略;忽视:“时人皆曶之。”c.极微小的数量单位)。
    古同“旸”。
    古剑名。



    古通“笏”。

    笔画数:8;
    部首:曰;
    笔顺编号:3533251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5册,第1部,曰部,4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3028,第05卷上,曰部第4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502第08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2页1493第02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6页5020第1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形】
    疾速〖fast〗。如:曶曶(迅速);曶霍(形容迅疾)



    【动】
    轻忽〖neglect〗
    用心于内,不求于外,子时人皆曶之。——《汉书》


    【名】
    极小的量度单位名〖ameasureunit〗
    夫数出于杪曶,以成毫厘,毫厘积累,以成分寸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    曶鼎。西周中期青铜器。高二尺,围四尺,深九寸,款足作牛首形〖akindofvessel〗
    笏的古字〖ancientwordof笏〗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勿日(wuri)
    [ 笔顺编号 ]:353325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折撇撇竖折横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hū]

    [《廣韻》呼骨切,入没,曉。]

    同“昒1”。

    (1)疾速。

    (2)轻忽。

    (3)极小的度量单位名。

    (4)见“曶鼎”。

    (5)古剑名。

    (6)“笏”的古字。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手板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曶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502第08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韻會】昒書作曶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曶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呼骨切,入11沒*,hu,臻合一入魂曉
    [ 国 语 ]:hū
    [ 粤 语 ]:fat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五】【曰部】 编号:3028
      曶,[呼骨切 ],出气詞也。从曰,象气出形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鄭太子曶。”

     籒文曶。一曰佩也。象形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