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jìn]

[jì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3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 总笔画: 16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縉:16; )

  • 五笔编码:XGOJ
  • 仓颉编码:VMMCA
  • 四角号码:21161
  • UniCode:U+7F19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5608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(縉)
    jìn
    〔缙绅〕古代称官僚或做过官的人。亦作“搢绅”。
    赤色的帛。

    笔画数:13;
    部首:纟;
    笔顺编号:551122431251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木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1763|1841.2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944第25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jìn
    【名】
    (形声。从糸(mì),表示与线丝有关。晋声。本义:赤色帛)同本义〖redsilk〗
    缙,帛赤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缙云氏有不才子礼有缙缘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    缙绅而无钩带矣。——《荀子·礼论》
    其语不经见,缙绅者弗道。——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
    又如:缙绅便览(古代的官吏名录);缙云(黄帝时官名。黄帝以云名官,夏官为缙云氏,因以为族氏)

    缙绅
    jìnshēn
    〖thegentry;theofficialdom〗原意是插笏(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,有事就写在上面,以备遗忘)于带,旧时官宦的装束,转用为官宦的代称。缙,也写作“搢”,插。绅,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
    缙绅大夫士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    名达于缙绅间。——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  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。——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    缙绅士大夫。——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纟晋(sijin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纟亚日
    [ 笔顺编号 ]:55112243125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折折横横竖竖捺撇横竖折横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jìn]

    [《廣韻》即刃切,去震,精。]

    “缙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浅赤色。

    (2)插。参见“縉紳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縉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944第25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平水韵 ]:去声十二震
    [ 粤 语 ]:zeon3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 编号:8575
      縉,[即刃切 ],帛赤色也。《春秋傳》“縉雲氏”,《禮》有“縉緣”。从糸晉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