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yú]

[yú]

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总笔画: 8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臾:8; )

  • 五笔编码:VWI
  • 仓颉编码:HXO
  • 四角号码:77807
  • UniCode:U+81FE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3953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〔须臾〕见“
    须”。

    笔画数:8;
    部首:臼;
    笔顺编号:321511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土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10册,第67部,申部,3
    [ 故训彙纂 ]:1886|1964.5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9753,第14卷下,申部第3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003第05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动】
    (会意。《说文》:“从申,从乙。”不详。双音词“须臾”,片刻,一会儿)捆住拖拉〖tieanddraw〗
    极天云一线异色,须臾成五彩。——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


    【形】
    善〖good〗
    臾,善也。——《集韵》
    肥沃的。后作“腴”〖fertile〗
    郡县上臾之壤,守之若干。——《管子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臼人(jiuren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臾
    [ 笔顺编号 ]:321511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竖横折横横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yú]

    [《廣韻》羊朱切,平虞,以。]

    (1)见“臾曳”。

    (2)见“須臾”。

    (3)姓。春秋晋有臾骈见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。

    [②][yǔ]

    [《古今韻會舉要》勇主切,上麌]

    古弱弓名。

    [③][yǒng]

    [《集韻》尹竦切,上腫,以。]

    纵臾,怂恿。慫,

    [④][kuì]

    [《廣韻》求位切,去至,羣。]

    草编的筐。“蕢”的古字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未集下】【臼字部】 臾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1003第05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羊朱切,上平10虞,yú,遇合三平虞以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七虞
    [ 粤 语 ]:jyu4
    [ 闽南语 ]:ju5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四】【申部】 编号:9753
      臾,[羊朱切 ],束縛捽抴爲臾。从申从乙。臣鉉等曰:乙,屈也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